• <table id="8aaw2"></table>
  •  
     
     
     

    手機掃描訪問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品牌園林機械網 » 新聞資訊 » 人物訪談 » 正文企業資訊 專題報道 人物訪談 技術交流 行業資訊 

    新時代園林花木產業的新機遇---解讀2018“一號”文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03  來源:中國園林網  瀏覽次數:6544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一直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多年來,由于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

    2018年1月2日,黨中央發布了我國進入習近平新時代的第一份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意義重大,令國人振奮、鼓舞!

    筆者作為園林花木業內人士在學習一號文件時,深深地體會到黨中央堅守初心,始終堅持在“美麗中國”、綠色、生態、環保和各具特色的前提下發展國民經濟,振新農業。筆者也著重注意到2018一號文件里與本行業相關的一部分內容,例如: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對利用閑置農房發展民宿、養老等項目。”

    “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落實農業功能區制度,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態保護成效與資金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地方在重點生態區位推行商品林贖買制度。”

    文件甚至詳細的關注到:“保護保留鄉村風貌,開展田園建筑示范,培養鄉村傳統建筑名匠。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古樹名木。持續推進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等等。

    以上這些與我們園林花木人相關的目標,既是在新時代給我們提出的工作任務,同時也是我們園林花木產業的發展機遇。

    十八大以來,我國園林花木產業同樣發生著異常深刻的變化,實現“美麗中國”偉大夢想的頂層設計,“綠色、生態、環保”和“合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建設理念,以及“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設八字方針已經逐步深入人心。

    為落實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各地方政府及時響應,紛紛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三、五、八、十年左右的中、長期建設規劃。

    這些規劃衍生出各式各樣、總額以數萬億計的中、長期大型工程建設項目......

    根據中央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城鎮化的推進,同時涌現出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 等 多種中、小型建設項目。

    以上這些項目,我們產業的部分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參與其中,摸爬滾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在邊緣徘徊,不知所從。

    新時代給我們提出來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面對與時俱進的國家各種規劃、任務和項目,我們僅僅局限于以前本行業自己所在環節的局部知識已遠遠不夠用,如果你想繼續躋身于建設大軍之中,為實現“美麗中國”夢想做貢獻,就必須要加強對新事物和新知識的學習和了解

    首先要更加深入學習和了解“美麗中國”、“生態”、“環保”和“各具特色”和中央一號文件這些政府頂層設計的內容和意義。

    繼續學習和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的概念、內涵和運作方式以及相關地方政府的中長期建設規劃和衍生出來的各個相關項目和有關政策。

    通過學習,明確自己在本行業產業鏈:規劃設計、園林施工、養護、花木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中的準確定位和對相關項目的切入點。

    進入新時代,園林花木產業鏈各個環節應該有哪些與時俱進的思維和行動:

    一、針對產業鏈的前端——規劃設計,繼續克服“設計單一化”的弊病,堅持“設計領先”的現代理念。充分了解和掌握花木生產產業的現狀和資源。我們的設計藍圖怎樣才能既符合國家“美麗中國”的頂層設計,又適應地方“各具特色”的具體要求而被采用?首先是對“美麗中國”、“各具特色”等頂層設計的深刻理解和準確詮釋。

    面對各種建設項目,獲得數百億甚至千億以上園林工程儲備量的大型園林工程上市公司,不只是靠他們的經濟實力和品牌,主要是靠他們對政府頂層設計“美麗中國”的深刻理解和對地方政府的中長期建設規劃中衍生出來的具體項目“各具特色”的準確詮釋,設計藍圖才能既符合“美麗中國”的頂層設計,又符合地方政府“各具特色”的具體要求,從而被采納。所以,設計部門要繼續秉承“美麗中國”之宗旨,以“各具特色”為準則,認真研究設計項目所在地的:人文歷史、山川地貌、區域或民族建筑、鄉土植物、產業科技等等方面,從中挖掘出有別于其它地方的特色亮點,以此特色亮點為主體,綜合打造出“各具特色”并且“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方案。從而取得項目主動權。

    二、中、小型園林施工部門應準確自我定位,根據各自的實際條件,找好合作者,找準切入點,運用PPP和其它多樣的合作模式,主動融入到新時代的各個“美麗中國”尤其是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建設項目當中去。

    認真加強對國家PPP項目的學習和理解。國家現正根據運作中出現的偏差對PPP進行規范。同時國家在出臺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介入PPP。近來,國家發改委批準,通過住建廳下屬有關單位,在取消園林資質后,重新開展對園林工程公司的資信等級評定(3A、4A、5A)。這兩項措施使以前對PPP項目看似粘不上邊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重拾敲門磚,得以介入的機會。

    三、綠化觀賞苗木生產產業跨入新時代的步伐要緩慢一些。雖然適應市場需求的彩喬花灌和造型苗木比較適應“美麗中國”建設的需求,標準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產業總體庫存龐大、管理粗放,同質化較嚴重,去庫存行動遲緩,大部分中小企業還處于盲目徘徊之中。產區和企業都還沒有明確的中長期規劃。整個產業還有一個艱苦的轉型過程!

    其實在各地政府“美麗中國”建設的中長期規劃中,已經對今后不短的一段時期內所需要的花木品種有一個明確的交代。

    例如:北京“增彩延綠”八年規劃,給出了80個備選品種名單,對具體項目也有品種標注;成都市政府的中長期建設十年總規編制衍生出的專項規劃中,明確標出部分所需植物名稱:木芙蓉、銀杏、紫薇、海棠、梅花、杜鵑、牡丹、石榴等等。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選擇納入政府中長期建設規劃的以“彩”、“花”為主的鄉土植物作為我們生產產業中長期發展計劃的品種,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回過頭去去庫存,就明確的知道:哪些符合今后市場的需求,可以留下來,那些要去掉,那些可以引進......這個時候才談得上精準去庫存。同時制訂與市場中長期需求相適應的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花木生產企業應該主動了解自己產品可供地區的政府中長期規劃和衍生項目所需的花木品種的中長期需求及商品規格。

    品種選擇上應在繼續重點把握“花”、“彩”和“鄉土植物”這三個關鍵詞的同時,還要著重考慮適應市場需要的商品規格和標準。同時界定和區分用于不同工程類型的生態苗和景觀苗的品種和商品規格。

    “美麗中國”建設的精髓所在就是“各具特色”。我國幅員廣大,人文歷史、環境氣候、山川地貌、區域建筑、鄉土植物等各賦千秋。就是要提煉這些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各種風格來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麗中國”。對植物主干或截干的選擇方式,只是某個地區或某個工程,根據生態林或園林景觀工程對某些植物的商品標準的一些具體的要求。絕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一定要銘記十八大以前園林景觀設計單一化、品種生產和商品規格選擇的盲目跟風帶來的深刻教訓。

    適應市場需求的花木產品既要推薦給一般的專業設計部門和園林工程公司,著重還要推薦到地方政府中長期規劃和項目產生的源頭:介入總體規劃的地方政府和主要是官方的有關規劃設計部門去。并且接受他們的指導和聽取他們的建議,讓他們在制定總規和相關項目時把產品設計進去。參考他們的要求,調整企業生產和規格制定的中長期規劃。

    適應市場需求的商品標準的制定和品種的選擇同樣重要。商品標準化是對商品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規格規范;生產標準化是以達到高效生產為目的而實施的生產技術的管理規程。這兩項是產業現代化升級的必須手段。

    進入新時代,生產環節會出現的不只是品種和商品規格的競爭,還會出現低成本、高品質、短生產周期的高效率精細化生產管理方式和落后粗放的生產管理方式之間的斗爭。

    花木產業落后粗放的生產管理模式和愚昧的盲目跟風應該徹底擯棄。 中、小企業應該向龍頭企業學習他們的精細化高效的生產方法和專業化的現代管理模式,而不是只盯著他們選擇的品種。

    “美麗中國”展示的應該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和各具特色。所以,她需要數以千計表現各異的植物來共同打造。中小企業可以選擇同樣適應中長期市場需求的相對小眾的品種精心培育,錯位經營,同時采用造型、修剪、編織等多種手法提高產品價值和企業競爭力,同樣也會立于不敗之地,也能創造輝煌!

    如何防止數量泛濫、產能過剩,重蹈覆轍。通過什么科學的方式對種苗產業進行合理的管控,是值得我們動腦筋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令人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園林花木產業仍然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瓶頸要繼續去突破,進而貫穿暢通。其中也包括市場流通環節。

    有形市場布局的依據,應該是具備生產產業或消費群的支撐。業態應符合對應商品的交易流通需求。全方位拓展上下游服務,是市場經營的宗旨。

    而無形市場 — 花木電商,則具備更高的天賦和廣闊的空間。它首先是一個由區域性逐步發展成全覆蓋并且詳實的信息平臺。同時它也是一個具有經濟實惠、快捷方便優勢的花木交易流通第三方服務平臺。在此平臺上還可以注入工程、花木采購招投標、結算、金融等多種功能。此平臺還能夠完成一個其它區域性平臺和部門難以完成的工作:就是以需求方認可的商品標準作為花木商品準入市場流通的門檻,從而規范和促進花木產業生產的商品標準化。它大大的補充上了有形市場無法解決的流通環節短板!

    所以,當今時代,如果我們要成功,就必須擁抱互聯網,運用大數據。

    在新時代到來之際,各地項目繁多,體量各異的建設工程令我們眼花繚亂。但是,我們怎樣才能更加深入的參與其中呢?首先,我們園林花木產業整個產業鏈各環節,都應該秉承“設計領先”、“向上拓展”和“全方位服務”的綜合理念,上檔升級:

    設計部門應深刻領會“美麗中國”的頂層設計,認真詮釋“各具特色”的規劃設計方案;施工部門應準確定位,精誠合作,運用多種模式主動參與建設項目;有形市場、無形市場及信息平臺應該全方位為產業鏈各環節深度服務。

    而花木生產產業則應該抬頭看路,找準中長期市場需求方向,選品種、定標準、果斷去庫存,輕裝上陣。訂立自己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向著現代標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砥礪前行!

    我們相信,在這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在2018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作為建設“美麗中國”主力軍的園林花木產業,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我們業內各位,一定會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振興,為實現美麗中國的夢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多的貢獻!

    本文關鍵字:園林花木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最新文章
     
     
    国产 日韩每日更新在线
  • <table id="8aaw2"></table>